在這個人手一部手機的時代背景下,還有多少人在看報紙呢?加上現在新聞紙漲價,更是加速了報紙行業的衰落。
最近,國內新聞紙生產巨頭給各大報業集團發了提價函:即日起,公司生產的新聞紙上調500元一噸。據媒體了解,全國主流新聞紙生產廠家大多宣布提價,而那些非主流的小紙廠,則由于環保部動了真格,紛紛倒閉了。
對報紙來說,紙張成本一直是所有成本中最重要的,其次才是人力成本。以某家報紙為例,業績最好的時候,一年的人力成本可能有幾千萬,而紙張則要耗費掉一兩個億。新聞紙漲價可以說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但是,和報紙相比,同樣是用紙大戶的出版社,日子就要好過很多。2016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總規模為701億元,較2015年的624億元同比增長12.30%,延續了2015年的增長勢頭。盡管也受到電子閱讀的沖擊,但是圖書市場卻仍在增長。
這個數據表明人們閱讀的變化。在大量使用手機閱讀的時候,人們的深閱讀也在增長。報紙從業者可能會羨慕嫉妒,但是圖書銷售增長恰恰暴露了報紙的尷尬:中國的都市報所提供的內容,比起圖書來說算是快餐,但是比起移動互聯網來說,又不夠豐富、及時、有效。
我們需要反思的是:報紙上的內容,真的是有價值的嗎?這些內容,可以脫離報紙而存在嗎?或許,紙是一個背鍋者,報紙無法繼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提供真正有價值的內容,才是報紙陷入困境的原因。
|